[ EV知道 實驗室 ]昨天,小鵬G3上市第三天,小鵬汽車發(fā)布了何小鵬先生的道歉聲明,正面回應了因快速迭代造成的老車主不滿。關于本次事件的詳情網上已經有了許多報道,這里就不再贅敘。我僅就這一事件所反映出的一些問題闡述一下個人看法。
一、小鵬汽車的“學費”
汽車換代本是一個大家習以為常的平常事情,怎么單單在這次鬧出了一番風波?這其中首先肯定是小鵬這次換代操作過程中確實存在一些考慮不周的地方。
一般來講,汽車換代、換年款都會在正式更迭之前數(shù)月,進行大量的宣傳工作(官方發(fā)布、媒體宣傳、渠道預熱等)。一來是給予消費者充分的心理準備,二來是給自己和各級經銷商留下較為充足的清理庫存的時間??傊?,在新車正式發(fā)售之時消費者已經得到了明確的換代信息,無論是選擇新、舊哪種車型都是消費者經過充分比對后的理智選擇,進而自然不會出現(xiàn)因換代造成的糾紛。
而這次小鵬汽車恰恰在這個問題上出現(xiàn)了比較明顯的失誤。所以聲明中提到的針對19款車主10000元專屬換車補貼權益,可以一定視為小鵬自身對于自己在這次風波中對于企業(yè)責任的認定,當然也是對于自己用戶群體的維護與補償。
二、電動汽車不是保值品
這次事件中的一個核心爭議是“升續(xù)航而降售價“”。然而實際情況是有些人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疏忽”,將19款的中高配售價與20款的低配價格直接對比,所以這個事情沒有什么可以討論的。
另外還有一種聲音是“續(xù)航卻提升了48%,售價才上漲了12%”。具體上是,20款長續(xù)航版本NEDC可以達到520Km,而19款對應的則是351Km,其增幅達到了48%。而售價上,19年2月之后預訂的19款智享版售價為15.98萬元,而同版本的20款為17.98萬元,其增幅為12%。
因此,部分老車主提出了維權要求,認為自己買虧了。本來一件迭代產品增強產品性價比、競爭力的好事,卻成了“罪過”。關于此事,前面第一點已經說過,對于部分鄰近換代時購買19款的消費者來說,小鵬汽車是有一定責任,而企業(yè)自身也對此事做出了道歉以及補償。
而理性的看到這一買賣關系,其實嚴格說小鵬汽車其實也就是個“理有虧而法無責”,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是認可了產品的價值的。這就是如同近些年樓市波動中涌現(xiàn)出的不少“維權行為”一樣,都是將價格不菲的產品當做了“保值品”,令人無奈。
三、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反思
“續(xù)航卻提升了48%,售價才上漲了12%”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是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yè)這些年片面強調、宣傳續(xù)航里程結出的“苦果”,如今也正在逐漸自產自銷的開始吞下這枚果實。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整個行業(yè)都在通過各種方式向消費者、向各界灌輸續(xù)航里程對于新能源汽車、特別是電動汽車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續(xù)航里程得以與新能源汽車補貼掛鉤,消費者中也出現(xiàn)了“唯里程論”的消費觀點。所以當我看到這次續(xù)航增幅應該與售價增幅掛鉤、如同“論斤賣車”的觀點時,既覺得哭笑不得,又從內心涌出倆字“活該”。
這個絕不是小鵬汽車自己的問題,而是整個行業(yè)都應該為出現(xiàn)這樣的“怪現(xiàn)狀”負責。
片面的無限度的增大續(xù)航里程,既有悖于節(jié)能減排的新能源發(fā)展初衷,又在很大程度上引發(fā)了日趨嚴峻的新能源汽車電池安全問題。
這幾年,行業(yè)內的有識之士都在大聲呼吁要重視新能源汽車發(fā)展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其中動力電池更是討論的重點,無論是電池技術發(fā)展方向還是動力電池的車規(guī)級標準都已成為行業(yè)反思的重點。
四、新能源汽車仍然是汽車
現(xiàn)階段,新能源汽車仍不同于消費級電子產品。
對于消費者來說,汽車消費仍然是大宗消費,家庭汽車的壽命往往在八年以上。所以不能要求消費者像對待手機等消費類電子產品一樣看到新能源汽車。絕不能因為都有塊電池,就試圖讓消費者接受新能源汽車只有2、3年壽命的觀點。傳統(tǒng)汽車行業(yè),一個成熟產品通過小年款、中期改款等措施實現(xiàn)8年左右生命周期的情景,也極大可能的適用于未來成熟的新能源汽車。
對于行業(yè),新能源汽車作為汽車的一個新興分支,行業(yè)所證明有效的標準、特別是安全標準絕不能拋棄。雖然技術在進步,但汽車所要求的必需的可靠性等方面的測試,絕不能因一句“互聯(lián)網新思維”就降低標準。動力電池雖然發(fā)展迅速,但仍要經常拿出合格的“車規(guī)級”產品。傳統(tǒng)汽車中,我們很難見到車輛的動力與傳動系統(tǒng)一年一改的景象,那么為什么如今動力電池年年換、甚至月月?lián)Q就似乎成為了“時尚”呢?
結語:
我一直在編輯部里與同事討論時強調電動汽車應該首先是一輛汽車的觀點,我們評價一款新能源汽車也應該立足于汽車的基本標準,而不能過度的強調新能源而異化標準。同樣,行業(yè)也應該去生產符合消費者需求、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而不應該以各種理由去綁架消費者去過度改變既有習慣。只有當“新能源汽車”這個詞語不再被公眾所刻意提起之時,才是新能源汽車真正成熟之時。
我一直在編輯部里與同事討論時強調電動汽車應該首先是一輛汽車的觀點,我們評價一款新能源汽車也應該立足于汽車的基本標準,而不能過度的強調新能源而異化標準。同樣,行業(yè)也應該去生產符合消費者需求、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而不應該以各種理由去綁架消費者去過度改變既有習慣。只有當“新能源汽車”這個詞語不再被公眾所刻意提起之時,才是新能源汽車真正成熟之時。
發(fā)表我的評論
網友熱評
最新評論